不能。含有动物成分的药,都禁止入境,而人工麝香属于保密药品。 美国禁止或限制入境的物品:
1、药物需获FDA认证。中国产的药品很多都没有得到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认证,不准带入美国境内。比如甘草片、牛黄解毒丸、熊胆粉等。
2、一些珍贵的中药材如蛇胆、豹骨属于保护类动物,严禁带入美国,寄生类植物如菟丝子、石斛等也禁止带入。燕窝、鹿茸等物品,大多不被允许带进美国,怕携带病毒。此外,可补血的紫糯米也不许入关。
3、罐装及腌制的肉类产品及干肉产品均严格限制入境。动物的内脏都不允许带进美国,蛋类也不可以。有明显气味的调味品也不准入境。
4、假名牌、盗版书籍和音像制品会被没收销毁,而且旅客可能会被处以高额罚款。
出国旅游随身携带的高仿手提包不能过关。
外国对仿冒产品的监管非常严格,如果被确认是仿冒名牌产品,如果该产品在出访国家注册,那么,这个国家就有权处罚,轻则没收,重则要进行审查来源,这样就麻烦了。特别是该产品是出访国自己生产的,从境外带来仿冒的,那就更加严厉的处罚了。

不是真实事件,但是是真实的题材。
当初日本有引日本后裔回国的政策,于是在中国的日本后裔相继去了日本,还有一些人就是四处和日本后裔扯上关系,然后去日本淘金。
这么说吧,在二十年前,一个中国人去日本背死人,一年可以赚上百万人民币,回来之后全家光鲜。
这里去日本的又以东北人居多,现在的新宿的红灯区也是东北人和日本人共同把持的,没有第三力量可以进入。
当年一批批的东北打手偷渡日本厮杀,现在地位巩固了,也没有这样的事情了。
新宿事件其实只是中国人去外国的一个缩影。还有韩国的电影 黄海,讲述的是中国朝鲜族在韩国的生活,拍的比新宿事件要好看,更有内涵,也更血腥。
最好不要。国内到欧洲旅游时,因为携带或者穿戴了假名牌入境,遭当地海关查处的事件屡屡发生。50多岁的南京市民张女士参团赴欧洲旅游时就遭遇了这一尴尬。“出门旅游前,媳妇送了我一个小挎包,让我随身带点东西。没想到,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包在法国海关居然引来了一通叽里咕噜的额外盘问,经过导游解释,我才知道小包有个名牌标识。”张女士说,在导游的协调下,海关检查人员念她并非有意使用假名牌,所以只是将包没收并未罚款。南京一家私企老板何先生就没这么幸运。他赴欧洲旅游时,带的是在超市买的阿迪达斯牌拉杆箱,穿的是太太在外贸店买的所谓正版外单耐克T恤,在出德国海关时,箱子和衣服均被认定为假冒产品,被当场没收。最终,何先生只能郁闷地拎着海关检查人员发给他的2只大塑料袋,来装原本用箱子托运的物品。假名牌被查,最高可罚30万欧元。目前出境旅游穿戴假名牌都会面临被严厉查处的风险,只是东南亚国家查得比较松,欧洲国家查得非常紧,有时是抽查,有时是过滤式检查。 欧洲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都有相关法律,但具体的处罚力度各不相同。在法国,通常对携带5件以下的假名牌予以没收;5至10件按正品价值的2倍以上罚款。意大利新颁布的法令是,对携带或购买假冒名牌的行为处以最高1万欧元的罚款。 扩展资料:阻止仿冒产品入境的法国《龙格法》近年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去年五一前夕,一名中国游客在法国海关入境时,因携带仿冒的阿迪达斯旅行包,被法国海关查扣。此事件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国内学者认为法国的法律过于严厉,游客作为普通消费者不应成为被处罚的对象。甚至有人撰文认为这是法国对中国游客的歧视。其实这些学者作出这样评论的原因,首先是国内媒体的报道过于片面,实际上在这位被查押的游客的背包里,法国海关还发现了其他含有假冒商标的商品。其次,他们对法国法律的了解也不够。法国海关查扣假冒商品的法律依据是《龙格法》(OI ONGET),该法案所要制止的是无正当理由持有仿冒品的行为,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能够证明自己是在不知情或应当不知情的情况下携带仿冒品,作为善意的购买方则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
仿牌可以通过DH邮寄,也可以通过EMS邮寄。DH大约需要3天左右就到了,EMS需要7天左右。DH是商业快递,被税概率高,EMS是万国邮政联盟,清关能力很强,被税概率低注意,直接找DH官方是邮寄不了的,仿牌物品需要通过专业的敏感货国际快递代理进行邮寄本回答作者:祥海跨境物流(知乎各平台同名),专业敏感货国内转运国外快递
高仿奢侈品的过去的话,会被查的。
如果你非要带不可最好全部装到行李箱里不要用太显眼的袋子之类的,但是如果人家要拿它查的话,那你也没办法。别人主要害怕你拿那个在那边销售。
追问
就是背在身上撕掉标签也要查吗
会的只要是不是正品都会
追问
海关有什么特别的方法鉴别真假吗?国内的高仿一般区别不出来啊

有些欧洲国家,品牌保护和维权意识很强,打击冒牌商品的力度也非常大。热门旅游地法国和意大利,对携带假名牌入境人员处罚标准是:5件以下没收,5至10件处正牌产品价格2倍数额的罚款,10件以上送法庭审理。携带假名牌入境,制裁最高的可被处以30万欧元的罚款和3年监禁。此外,像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对携带假名牌入境有相应处罚。
欧洲这些国家打击携带假名牌入境,一般是针对新的未穿戴的、可以流入当地市场的商品。但还是建议市民,为保险起见,出国游最好不要随身穿戴假名牌,以免被拒入境或遭到处罚,影响自己的行程。
原创文章,作者:task5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sk520.cn/2023/04/archives/04429594.html